配电箱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配电箱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媒体称微刺激不是全面开花定点发力蓄水养鱼

发布时间:2021-01-21 15:03:20 阅读: 来源:配电箱厂家

媒体称微刺激不是全面开花:定点发力蓄水养鱼

微刺激的边界  迫于经济下行压力,近期有关稳增长的政策陆续加码。为了区别与2008年金融危机时4万亿元的强刺激,市场将此次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定义为微刺激。

顾名思义,微刺激也属于宏观调控政策,但相对而言,更强调力度和频率上的节制。若言至于此,或并未把握微刺激的真正内涵。此轮微刺激政策着眼于释放市场活力,在贯彻稳增长使命的同时,兼顾调结构、促改革这两个此阶段经济发展的宏大目标,从而达成当前和长远、提量又提质的双重效益。  如何预防微刺激跨越零界点升级为强刺激,如何防止中国重回依赖刺激政策拉动经济增长的老路,如何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三重目标中寻得平衡,无疑需要决策层把控微刺激的力度和频率,谨慎操刀,更需要决策层从善如流。也只有如此,方能使得中国这艘大船在变道的时点战胜激流,顺利驶入下一个航道。  决不全面开花  早在2013年新一届政府执政伊始,英国巴克莱集团就为“李克强经济学”贴上了3个不刺激、去杠杆化和结构性改革,自此不刺激开始传播开来。目睹了4万亿强刺激所遗留后遗症的民众,甚至把不刺激和“李克强经济学”画上了等号,把刺激和改革对立起来。  但从2013年7月新一届政府借用宏观调控政策来助推经济增长的决心却逐渐彰显,时至今日,其决心和政策继续加码。这种现象引起了部分民众的一些困惑:中国经济需要不需要刺激?如何定义微刺激?  新华社近日连续播发3条“世说中国策”系列电稿为微刺激正名,指出刺激和改革并不对立,部分刺激措施同时也是改革措施。此言不虚,新一届政府刺激政策出台的初衷虽然也是着眼于稳增长,但更兼顾了调结构、促改革等多重目标。  之所以出台微刺激政策,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的宏源证券固定收益部首席分析师范为认为,这是和当前国民经济情势分不开的。经济增速放缓,在驱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和消费都不太理想,尝试放开的民营投资也并不踊跃,剩下的只有政府投资这一条路。  “无论是基础项目投资,还是高铁、房改都需要政府发力。”范为说,在经济转型并没有成功的当下,想完全摆脱过去经济增长的路径肯定是不行的。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义平也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中国经济当前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环境、结构、体制等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认识到这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扎实的过程。不能说一有压力就刺激,但也并不是说一点刺激都不要,在过渡期间适当地刺激还是需要的。  正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博鳌论坛上所说的那样,“我们不会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的强刺激政策,而是更加注重中长期发展,努力实现中国经济健康发展。”  注重中长期发展是此轮微刺激的主要特征。据范为分析,微刺激和2008年的强刺激不同,它不是全面的刺激,它的着眼点更加具体,主要是对点而不是对面。  “所谓全面刺激即货币政策是宽松的,财政政策是积极的,产业政策是扶持的,这种政策对提升经济增速作用很大,但后遗症也比较多,比如产能过剩和房地产泡沫,但微刺激是有导向的,有选择的。”范为接着说,微刺激政策主要侧重在高铁项目、投融资改造、高附加值高技术的生产型服务业,这3个领域是我们微刺激的重点,它们其实也是我国经济转型升值的方向,是我国经济转型的目标。  梳理新一届政府出台的稳增长举措,可以发现,中央政府确实打出了微刺激政策的组合拳:从定向降准支持“三农”到加大定向降准力度甚至囊括扶持小微企业到一定比例的金融机构,从鼓励核电、风能、太阳能、新能源汽车等一批新能源重大项目到力推100多项重大传统水利工程的建设,从为小微企业减税到支持棚户区改造、加快铁路建设等。  不难发现,这些微刺激政策基本都属于定点发力,立足于实体经济,以改革为动力:蓄水养鱼,为小微企业减负和提供金融支持;加快铁路建设,松绑民营资本;改造棚户区,立足于推进城镇化。  中国美国商会副主席、政策委员会主席莱斯·罗斯对微刺激的政策效果进行了再恰当不过的点评:中国政府的一系列所谓微刺激措施都具有较强针对性,直击中国经济领域的不平衡、不平等问题,目的在于造福那些从以往增长中获益较少的社会群体和经济部门,这有利于提升增长质量。  FT中文网财经版块主编徐瑾也曾表示,当下国人往往闻刺激而忧、闻消费而悦,这其实是一种误区。未来中国仍旧需要投资,但需要的是有效投资,无效和低效投资只能进一步加剧过剩。所谓有效投资即“放权式刺激政策”,譬如大规模减税、加大社会保障投资、改善市场经营与法治环境等措施。  “挤牙膏”  “微”是微刺激的另一个鲜明特点,寓意政策出台的力度相对较小,而且具有一定的时间跨度,这又被称为“挤牙膏”。徐瑾认为,以“挤牙膏”方式施以微刺激,其最大优点在于“以时间换空间”,为未来即将到来而又不无痛苦的经济转型过程做好准备。  为小微企业减税是被排在首位的微刺激政策,始于2013年的7月,接下来今年年初颁布了铁路项目建设和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等大手笔刺激政策,承接着的定向降准显示出政策加码的迹象。  从去年的7月到今年的6月,时间跨度差不多一年,但每次力度都不大,比如这次定向降准,据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董事总经理李慧勇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分析,两次加起来释放的流动性仅有1200亿-1700亿。“假如是全面降准,以目前存款余额108万亿来计算,如果普通0.5,则释放5400亿元左右,两次定向比一次降准释放的资金仍然要少3700亿-4200亿元。”  铁路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和重点投资项目属于大手笔。据悉,广东、海南、天津、江西、贵州等多地已发布总额超过7万亿的重点项目投资计划。面对如此庞大的投资计划,有评论称《既有微刺激,何需7万亿?》,甚至还有舆论称微刺激组合拳与4万亿并无本质不同。  对于此现象,范为表示要进行深度地分析,督查政策的执行情况是本届政府最鲜明的特点,以前政府可能只会考虑出台政策的对与错,而很少考虑到政策操作上的风险。比如2008年的4万亿,如果只投4万亿,根本不会有这么大的后遗症,但在政策执行过程中,4万亿最终膨胀至30万亿。  这里不是政策的失误,而是政策操作性的风险。范为坦言,4万亿的投资,量是合适的,不会产生那么严重的产能过剩,但30万亿无疑太大了。新一届政府就很重视操作的问题,比如地方投资最关键的问题还是资金。地方投资项目永远很多,但钱袋子才是根本。  “2008年的失误就是没有守住钱袋子,当时的M2增速是27%,这是什么概念,这是很可怕的,但近日央行公布的M2是13.4%,在13%目标的区域内,并没有太大的浮动。只要钱袋子控制住了,问题就不会太大。”范为说。  强调政策执行情况的风声渐劲。在5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批评一些不作为的地方官员是“尸位素餐”。国务院于6月6日发出通知,要求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开展全面督查,并要对政策不落实、工作不到位的官员进行问责。  微刺激更为强调政策的落实情况和精准性,它要求地方政府既不能不干事,但又不能干太过。因为在李义平看来,连续不断的微刺激就会变成强刺激了。“一个刺激是微刺激,两个刺激是微刺激,更多的微刺激就会变成强刺激,这里面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问题,要把控好力度和频率。”  其实不刺激更多是外媒的臆想,在市场人士看来,在中国经济出现极端情况下,并不能排除政府进行强刺激干预经济的可能性。  而所谓的极端情况,范为认为,第一就是就业率下滑。就业率必须保证在7.2%以上。只要就业没有问题,整个社会就是安定的,经济增长率多个0.1,少个0.1对我们生活影响不大。第二就是几个系统风险的爆发。即地方政府的债务危机、实体经济企业的产能过剩、房地产泡沫、金融系统的债务危机和人民币的汇率危机,这5个系统性风险都是正相关,一个出现问题就足以使得整个经济出现重大危机,使得整个宏观政策转向。  对于近期刺激政策的加码,李义平提醒,政府决不能因为一时经济的波动而乱了手脚,要坚决贯彻和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坚持市场经济改革的方向,建立公平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政府少干预、多监管。让市场在自然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这个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精神和经济普遍规律一定要坚持和落实。  李义平认为,在目前特殊的背景下,政府退出市场,保证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就是政府最大的使命和职能。调结构转方式都是市场、企业根据资源状况的变化和市场的需求进行自我探索、实验、自我创新的过程,而政府调结构、上项目的结果往往却是有心插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

莎普爱思滴眼液

莎普爱思滴眼液

莎普爱思滴眼液

莎普爱思滴眼液